会议系统方案
·37 · |
|||
中图分类号 |
2 1 |
2 2 |
|
|
|||
文章编号 :0255 2930 |
(2004) 01 0037 06 |
经络与腧穴 |
|
|
: R224 1 文献标识码 :A |
||
|
|
针灸原理和经络研究中红外热像技术的应用
张 栋
(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,北京 100700)
[ 摘 要] 目的 :介绍红外热像技术在针灸和经络研究中的应用。方法:从 8 个方面介绍笔者使用红
外热像技术所进行的针灸经络研究的情况 ,包括: (1) 针灸**的效果; (2) 针灸的升温作用; (3) 穴
位相对特异性现象; (4) 经络的温度特性; (5) 经穴 —脏腑相关; (6) 经络温度特性形成的原理; (7) 体
表温度形成机制; (8) 神经温度图像方法的建立及针灸研究的应用。结果 : 证明了红外热像技术用
于针灸经络研究的可能性 ,开拓了热像技术应用的领域。
[ 主题词] 温度记录法;针灸原理/ 方法;经络研究/ 方法
Appl ication of infrared thermography in studies of acupuncture mechanisms and meridians
|
|
Zhang Dong ( Institute of Acupuncture & Moxibustion , China Academy of TCM , Beijing 100700 , China) |
|
|
|||||||||||||
|
|
ABSTRACT Objective To introduce to application of infrared t hermography in studies of acupuncture mechanisms and |
|||||||||||||||
|
|
meridians. Method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 he aut hor in studies of acupuncture mechanisms and meridians wit h infrared |
|||||||||||||||
|
|
t hermography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: (1) t 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facial paralysis ; (2) t he role of acupuncture in |
|||||||||||||||
|
|
increase of skin temperature ; (3) relative specificity of acupoints ; (4)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cs of meridians ; (5) correlativi |
|||||||||||||||
|
2 |
|
2 |
2 |
|
2 |
2 |
1 |
|
|
|
|
|
|
|
||
|
|
ty of acupoints wit h Zang and Fu organs ; (6) mechanisms of forming t he t hermo lines along meridians ; (7) mechanismas of |
|||||||||||||||
|
|
producing t he temperature on t he body surface ; and (8) foundation of t he cortical infrared t hermography met hod and its |
|||||||||||||||
|
|
application i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studies. Results It is proved t hat application of infrared t hermography in |
|||||||||||||||
|
|
studies of acupuncture , moxibustion and meridians is possble , opening application fields of infrared t hermography. |
|
|
|||||||||||||
|
|
KEY WORDS Thermography ; Acup Mox Mechanism/ met h ; Research on Meridians/ met h |
|
|
|
|
|||||||||||
|
|
由于红外热像技术检测范围的不断扩展 ,在医学领域除 |
野内 ,并被摄取图像。所记录的实验过程热图均贮存于计算 |
||||||||||||||
进行**的诊断外 ,基础研究中也具有很多方面的应用。在 |
机磁盘中建立图像资料档案 ,并由计算机进行分析。 |
||||||||||||||||
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 ,采用了一些*先进的方法和技术 ,红 |
2 实验结果 |
|
|
|
|
|
|
||||||||||
外热像技术在针灸原理和经络现象的研究及中医诊断中有 |
2 1 针灸**面瘫的热像图观察 |
|
|
||||||||||||||
所使用 ,得到许多研究结果。笔者以红外热像技术为主 ,近 |
|
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,使用红外热像方法 ,我们 |
|||||||||||||||
年来在多项国家科学基金(国家九五攀登计划 —No . 95 预 |
了解了面瘫面部的温度分布特征 ,并对针灸**面瘫的疗效 |
||||||||||||||||
19 313 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—No . 39000114 , No . 39770925 , |
进行了观察。 |
|
|
|
|
|
|
||||||||||
No . 30171176 ,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基金 —No . 95L035 |
1 |
(1) 正常人体颜面各部平均温度及与血流量的关系:116 |
|||||||||||||||
|
1 |
|
|
|
|
|
|
|
|
|
1 |
09 ±1 |
1 |
67 ℃,内眦、嘴角、鼻唇沟、额 |
|||
等) 资助下 ,使用红外热像方法对针灸作用原理和经络现象 |
例面部平均温度为 34 |
|
|
||||||||||||||
与机制研究的部分工作介绍于下。 |
|
|
|
|
及口等部位的平均温度较高 ,颊、鼻甲、鼻等部位的平均温度 |
||||||||||||
1 实验方法 |
|
|
|
|
|
|
较低。颜面双侧温度对称性双侧面部平均温度大多数人在 |
||||||||||
1 |
1 |
1 实验仪器 |
2 |
1 |
|
|
|
0 1 ℃以内[ 1 ] 。面部温度与面部血流量有直接对应关系 ,面 |
|||||||||
|
|
1 |
|
型电子计算机 ( 瑞典 |
1 |
|
|
|
|
|
1 |
|
|||||
|
|
A GA782 |
型红外热像仪及 TC 800 |
部动脉血流量较大者 ,其分布区的皮肤温度也较高。在面部 |
|||||||||||||
A GEMA 公司产) ,温度分辨力为 ±0 1 |
℃。使用该仪器主机 |
的穴位针刺**后 ,面部血流量增加 ,皮肤温度随之上升。 |
|||||||||||||||
进行热像图的观察和检测 ,使用计算机进行热像图的记录、 |
面部温度与血流的对应关系为: T ( ℃) ∶L ( mL ) = 0 9 538~ |
||||||||||||||||
存贮、分析和处理。 |
|
|
|
|
|
1 2 835∶1[ 2 ] 。 |
|
|
|
|
|
|
|||||
1 |
|
2 检测环境 |
|
|
|
|
|
|
(2) 面瘫热像图表现和温度特征:正常人面部双侧温度 |
||||||||
|
|
检测是在无阳光直射、无强红外辐射源存在、室内外通 |
对称 ,而面瘫面部双侧温度对称性差是该病的主要温度特 |
||||||||||||||
风隔绝的玻璃屏蔽室内进行。每例观察前后的室温波动控 |
征 ,群体统计的眼、内眦、颧部健患侧温度差有显著性意义; |
||||||||||||||||
制在 ±0 5 ℃之内。 |
|
|
|
|
|
患侧眉、内眦、外眦和鼻唇沟的平均温度较低 ,眼、颧、颊和嘴 |
|||||||||||
1 |
1 |
3 实验过程 |
|
|
|
|
|
角的平均温度较高。面部温度对称性与病变的轻重程度有 |
|||||||||
|
|
|
|
|
|
||||||||||||
|
|
|
|
, |
暴露被观察的部位 |
20 min , |
适 |
关 |
,该结果对于应用简便、直观、无创的热像图方法进行面瘫 |
||||||||
|
|
受试对象在检测环境下 |
|
|
|
|
|
|
|
2 |
应室温后进行检测。被观察部位放置于红外摄像机镜头视 的临床评价和**效果的评定具有一定价值[ 3 ] 。
·38 ·
(3) 有效穴位对面瘫**效果的观察“:面口合谷收”的
选穴原则对面瘫的**具有临床实用价值。笔者对针刺合
谷穴**后的面瘫患者面部温度进行了观察 ,并对上下肢穴
位分别针刺后的效果进行了比较。对针刺合谷穴的观察显 示 ,针刺后 7518 %为升温表现 ,面部 19 个部位的升温具有
统计学意义 ,特别是口鼻部位的升温幅度大于面部其它部
位 ;而所设外关穴对照组面部部位的升温均无统计学差异。
对针刺合谷穴和针刺足三里穴两者对面瘫患者面部温度的
差异比较的结果显示 ,虽然两穴针刺后均有升温反应出现 ,
但合谷组的升温幅度大于足三里组 ,说明“面口合谷收”的选
穴原则具有一定的科学性[ 4 ] 。
(4) 穴位温度特性用于临床针灸选穴的研究 : 在面瘫面
部温度特征的研究中见到 ,面部一些经脉的循行部位出现瘀
阻和不通的表现 ,温度对称性越差 ,其两侧穴位的温差较大。
利用该特征 ,我们选择温度对称性*差部位的穴位进行针灸
** ,而双侧温度对称性较好的穴位则不予针刺 ,本方法收到
了选穴少、疗程短、痊愈率高的效果 ,痊愈率较通常常规选穴
提高了 15 % ,**时间可缩短近 50 %。本项研究结果说明 ,
经脉温度现象的探讨不仅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一定意
义 ,而且在临床应用方面也具有实用价值[ 5 ] (见图 1~图 3) 。 212 针灸升温作用的观察
针灸后的升温反应是抑制了交感神经的兴奋性 ,血管扩
张、血流量增加所致。然而 ,针灸的作用还有许多是需要进
一步搞清的 ,如不同的针灸补泻手法可以导致不同的**结
果 ,留针时间的长短也可以产生疗效的差异 ,对此笔者使用
红外热像方法和温度指标进行了探讨。
(1)“热补凉泻”针刺手法的比较 :针灸手法是否真的具
有补泻之差异 ,笔者使用红外热像仪对用“烧山火”手法针刺
后的体表温度进行了观察。观察结果显示:针刺点局部针后 的升温显著 ,*多可达 315 ℃,在远离面颈部位行热补手法
后 ,面颈部位的升温也较明显。在肢体末端行热补手法 ,远
离针刺点的肢体和躯干部位也能出现明显的升温反应。此
结果说明热补手法确能引起客观的温度反应。使用凉泻手
法所进行的热像图观察可见 ,伴随患者主观上感觉出的凉冷
图 1 左侧面瘫的红外热像图(患侧温度明显低于健侧)
Chi nese A cupunct u re & Mox ibustion ,J an. 2004 ,Vol. 24 No . 1
图 2 针刺合谷穴后面部红外热像图(口鼻部位显著升温
的连续显示: Ⅰ. 针刺前 , Ⅱ. 针刺即时 , Ⅲ. 针刺 10 min ,
Ⅳ. 针刺 20 min , Ⅴ. 针刺 30 min)
图 3 针刺外关穴前后面部红外热像图(口鼻部位温度变
化不显著: Ⅰ. 针刺前 , Ⅱ. 针刺 10 min , Ⅲ. 针刺 20 min)
针感 ,针刺的局部出现降温变化 , 温度可以下降 017 ~214
℃。本结果对说明针灸特殊手法的特殊效应提供了实验依
据[ 6 ] (见图 4 ,图 5) 。
(2) 留针时间长短与针刺升温作用的关系: 在留针 10 、
20 、30 、40 min 和不留针 5 个针刺组中 ,以不留针组和留针较
短时间组针后升温的幅度较低;留针较长时间组针后升温的
幅度较高。结果说明 ,不同的留针时间可以产生时间长短不
同的针刺效应[ 7 ] 。
(3) 针刺手捻针与电针的比较:在面瘫患者患侧局部穴
位进行针刺手捻针和电针的比较 ,后者针后面部的升温大于
图 4 热补手法针刺三阴交穴前后人体下肢升温情况
红外热像图( Ⅰ. 针刺前 , Ⅱ. 针刺 5 min , Ⅲ. 针刺 10 min ,
Ⅳ. 针刺 15 min , Ⅴ. 针刺 20 min)
中国针灸 2004 年 1 月第 24 卷第 1 期
图 5 凉泻手法针刺三阴交穴前后人体下肢降温情况
红外热像图( Ⅰ. 针刺前 , Ⅱ. 针刺 5 min , Ⅲ. 针刺 10 min ,
Ⅳ. 针刺 15 min , Ⅴ. 针刺 20 min)
前者 ,这说明电针引起局部升温的作用强于手捻针。
213 穴位相对特异性观察
针灸不同的穴位可以**不同的** ,每个穴位又常对
应于特定的器官 ,穴位的这种特性被称之为穴位相对特异性
作用。
(1) 艾灸井穴对目区温度的影响 :中医理论认为 ,五官是
内脏的开窍部位 ,相应的器官与脏器的对应关系紧密 ,两者
间通过相应的经脉进行联系 ,并通过经脉传导生理信息和反
映病理 ,故有“肝开窍于目”“肺开窍于鼻”等论述。笔者艾灸
手足 10 条经脉的井穴 ,用热像仪观察受试者的面部温度变
化 ,结果显示 :大敦、窍阴、隐白、至阴、少冲和关冲 6 组的目
温增加 ,厉兑组则降低 ,涌泉、中冲和商阳 3 组无显著变化。
结果提示肝、胆、胃、脾、膀胱、心、三焦等经的井穴与目关系
较紧密 ,说明经穴存在相对特异性[ 8 ] 。
(2) 针刺光明穴对眼区温度的影响 :光明穴是**眼睛
疾患常用的穴位 ,对针刺光明穴后的面部进行热像图观察显
示 ,眼区温度明显升高;针刺合谷、足三里和外关对照穴 ,眼
区特异性升温作用不显著。光明组与其他组间的眼区升温
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,说明光明穴与目区有较紧密的关
系[ 9 ] (见图 6) 。
图 6 针刺光明穴前后人体目区显著升温及针刺足三里穴
对照红外热像图显示( : Ⅰ. 针刺前 , Ⅱ. 针刺光明穴后 ,
Ⅲ. 针刺前 , Ⅳ. 针刺足三里穴后)
·39 ·
214 经络温度特性观察
经络研究显示 ,经络穴位部位存在着高电位、低电阻、高
传导声、高生物光、放射性核素循经迁移、循经高温等生物物
理特性 ,这些特性的存在对于说明经络的实质将有一定帮
助。从检测技术的角度来看 ,红外热像方法与声、电、磁、核
等方法比较 ,更具简便直观客观等优势。笔者通过对人体、
动物进行的系统观察和研究 ,取得了一些可喜的实验结果。
(1) 自然状态下的显像:在自然状态下 ,人体体表的某些
区域具有循经脉走行分布的高温线 ,以背中线循督脉上的出 现率*高 ,达 5711 % ,该线*长可达 50 cm ,它与督脉的重合
性较好;自然状态下在其它体表部位循经高温线的出现率较
低。
(2) 针灸后循经的温度变化显示:针灸后有 3512 %的被
观察者体表出现了循经温度变化 ,该变化在针灸后 1~3 min
内出现 ,持续约 5~60 min ,该温度变化带的长度在 7 ~50 cm ,宽度为 015~60 cm ,该温度变化的值在 013~018 ℃之
间 ,并且该变化与循经感传的主诉有一定的对应关系[ 10 ] 。
(3) 不同种类针灸方法诱发循经高温线的比较: 不同种
类的针灸方法均可诱发出循经高温线 ,笔者在动物身上进行
了针刺、电针、温灸、穴位埋线和火针 5 种方法的比较 ,以温 灸后循经高温线的出现率*高 ,为 5010 % ;电针的出现率次 之 ,为 3819 % ;穴位埋线、火针和针刺的出现率较低 ,分别为
2718 % 、2510 % 、1815 % 。在上述方法诱发的循经高温线升 温值方面 ,也以温灸*高 ,达 017~110 ℃; 电针次之 ,0. 5~
0. 8 ℃。循经高温线的长度仍然以温灸的*长 ,电针次之;
同时 ,接力温灸(即在第 1 次温灸出现循经高温线末端接续
温灸) 和多电极电针均可使循经高温线加长[ 11 ] 。
(4) 面部经脉温度特性的显示:正常面部以从双侧睛明
穴出发、向上入发际的循膀胱经走行的高温线*常见 ,占面 部全部循经高温线出现率的 8814 % ; 面部循其它经脉分布
的高温线虽有 ,但出现率较低。对面瘫患者面部热像图的分 析可见 ,面部沿膀胱经分布的区域有 1819 %的受试者出现
循经的高温线 ,有的为双侧 ,有的为单侧 ,针刺可以增加该线
的出现率 ,并且可使该线延长 ,连续性加强[ 12 ] 。
215 经络 —脏腑相关的研究
经络学说是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通过大量
的生理病理现象总结出的医学理论 ,所依据的是临床现象。
西方医学也已注意到了体表的感觉异常而反映内脏**的
牵涉痛现象 ,以及分布规律明确的海氏(痛觉过敏) 带现象。
两者相同之处在于中西医都承认体表反映内脏** ,不同之
处则是相同脏器病变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有所差异。海氏带
是按神经节段在躯干上横向分布 ,牵涉痛呈区域、片状分布 ,
而经络则是纵向线、带状分布。对两种医学理论的差异只能
应用客观明确的指标予以验证。
(1) 胆囊炎模型体表循经温度变化的研究 : 为了研究内
脏病变时体表相关经脉是否可以出现循经分布的温度现象 ,
笔者使用红外热像方法对家兔实验性胆囊炎模型的体表温
度变化进行全疗程的连续显示。观察的结果显示 ,60 %的胆
囊炎模型出现了躯干侧面的纵向高温线 ,与足少阳胆经行于
·40 ·
躯干腋侧相近。该高温线(带) 具有如下特征 : ①出现的高温
线中 75 %为双侧 ,25 %为单侧 ; ②躯干高温线右侧先出现 ,
左侧出现的较晚 ; ③高温呈线(带) 状 ,随病程延长 ,该线(带)
也延长 ,*长可达整个躯干长度 ; ④该线持续的时间有长有 短 ,*多可持续 30 d 以上 ; ⑤该线温度高于周围温度 017~ 215 ℃左右 ,较病变前相同部位高约 111~217 ℃左右 ; ⑥对
照组动物术后未出现纵向高温线带现象 ,仅有一些高温区间
断出现[ 13 ] 。
(2) 心包炎模型体表循经高温线(带) 显示 : 笔者对家兔
实验性心包炎模型进行的红外热像图观察显示 : ①14 例动
物模型中有 8 例出现了双侧前肢循心包经高温线;该高温线 *长可达前肢全长 ,其温度高于手术前 017~119 ℃;该高温
线在造模后数天到 3 周以内出现 ,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。②
14 例动物模型中 5 例在背部的心俞穴局部出现了高温点或 高温区 ,温度高于手术前 013~116 ℃。③对照组动物体表
特异性温度分布不显著[ 14 ] 。
(3) 穴位温度特性的观察 :对肢体、躯干和面部热像图进
行的分析见到 ,体表存在着许多高温点和低温点 ,它们中一
部分所在的部位与穴位的分布有关 ,一些内脏疾患患者背部
相应的背俞穴部位或周围 ,常出现高温点或高温区。耳穴是
与内脏对应关系较为明确的体表部位 ,随着胆囊炎病变的进
展 ,高温区的位置逐渐由中心区向耳根侧转移 ,该部位的绝
对温度值也较术前逐日升高。上述观察为热像图用于耳穴
的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[ 15 ] 。
此方面的研究具有比较中西两种医学理论的意义 ,同时
它会使我们认识到 :正常生理状态下研究经络现象只是一种
途径 ,而在病理状态下的研究将能使我们更多和更**地看
到经络现象的全貌 ,这也是笔者近年来对经络温度现象认识
上的一个提高。
216 经络温度特性形成原理
以往 ,研究经络的方法多是根据古典经络循行图 ,在体
表上描绘出经络的走行 ,再在该走行线上进行各种生物物理
和生理、生化、形态学各指标的测定及选材 ,用以寻找经线上
与经线外的各种差异 ,此种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。对
此 ,笔者创建了在热像仪监视下、在出现了循经高温线的情
况下选取组织、进行生化指标测定的方法 ,该结果对于阐述
循经高温线的形成更具说服力。
(1) 高温线下深部温度的测定 :为探讨循经高温线所在
深度 ,笔者应用红外热像仪监视家兔艾灸后出现循经高温线 下的组织 ,用 SN22202 型测温仪的针式探头进行插入(深度
分别为皮下、表皮下 5 mm 、10 mm) 式测温。结果显示: ①艾 灸后经脉上的表面温度升高 017 ℃,经脉外升高 012 ℃,两
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( P < 0105) ; ②随深度的增加 ,经
线内外两组的温差逐渐减小(皮下温差 014 ℃,表皮下 5 mm
为 012 ℃,表皮下 10 mm 为 011 ℃) ,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 义( P > 0105) 。说明艾灸后形成的循经高温线产生在体表
和皮肤层[ 16 ] 。
(2) 循经高温线上 P 物质的测定 : P 物质具有明显扩张
血管的作用 ,针灸后出现的循经高温线可能与 P 物质的释放
Chi nese A cupunct u re & Mox ibustion ,J an. 2004 ,Vol. 24 No . 1
有关 ,笔者采用热像仪监视下进行温灸刺激 ,在出现循经高
温线上选择取材部位 ,旁开非经低温区取材作对照 ,进行了
P 物质含量的放射**法测定。循经高温线上温度平均
35128 ±1150 ℃,经外温度平均 34101 ±1135 ℃;高温线上 P
物质含量 181106 ±24150 pg/ mL ,经外含量 135174 ±26119
pg/ mL 。说明循经高温线的形成与 P 物质在外周组织的高
含量有关[ 17 ] 。
(3) 循经高温线上 A TP 酶活性的测定:循经高温线的出
现除与局部血流量的增加有关以外 ,还与局部组织的代谢量
有关。采用酶学测定方法 ,在热像仪的监视下 ,用艾灸诱发
循经高温线 ,并在循经高温线上选取组织进行 A TP 酶活性
的测定 ,经线外的低温区作经外对照。结果示 : 经脉高温线 上(平均温度为 35130 ±1150 ℃) 组织 A TP 酶活性测定为
21189 ±01241 ( uMPi/ mg ,prot/ h) ,经外低温区(平均温度为
34100 ±1135 ℃) 为 11832 ±01132 ( uMPi/ mg ,prot/ h) ,两者 比较 , P < 0101 ,说明温度较高的体表部位其 A TP 酶活性较
强 ,显示其代谢活动旺盛[ 18 ] 。
(4) 循经高温线上血管紧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测
定:运用红外热像技术 ,选取艾灸后家兔循经出现温度较高
部位组织进行分析 , 观察了外周组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
(c GRP) 及血管紧张素 Ⅱ(A Ⅱ) 含量变化。结果表明 :循经组
织温度较高部位 c GRP 含量与非高温区比较明显升高( P < 01001) ,而 A Ⅱ含量则显著降低( P < 0105) 。提示:艾灸后 ,
循经组织温度变化可能与外周组织 c GRP 及 A Ⅱ功能活动
有关[ 18 ] 。
217 体表温度形成机制研究
(1) 体表温度与深部组织温度关系的研究 : 体表温度的
形成主要与局部的血流量 ,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有关。用红 外热像仪和 SN22202 型测温仪的针式探头联合测温的结果
显示 : ①体表温度是不均匀的 ,体表与皮下温度无显著性差
异; ②随测温深度的增加 ,温度有逐渐增高的趋势; ③体表温
度较高的部位 ,其深部温度亦较高[ 19 ] 。
(2) 血液循环因素在体表温度和循经高温线形成中的作
用:体核的温度通过血液循环带到四肢末梢 ,皮肤灌注量大
则皮肤温度较高。用止血橡胶带结扎肢体 ,作不完全性动脉
阻断 ,用红外热像仪观察结扎后的体表温度 ,然后对肢体上
的穴位进行艾灸 ,并观察艾灸后的后肢温度(特别是经线上)
的变化。观察显示 : ①结扎血管 15 min 时后肢的平均温度 下降 1128 ℃。②在艾灸过程中经线上的温度则明显回升 ,
接近结扎前水平。结果说明:血流阻断是导致皮肤温度降低
的主要因素 ,艾灸下的经线温度在结扎之中仍能升高[ 20 ] 。
(3) 神经因素在循经高温线形成中的作用 : 为了探讨神
经因素在循经高温线形成中的作用及该线形成的机制 ,本研 究分别对苯酚毁损植物神经干、62羟基多巴毁损植物神经末
梢、酚妥拉明静脉注射阻断α受体、阿托品阻断胆碱能受体
后的家兔进行艾灸刺激 ,用红外热像仪观察艾灸后循经高温
线出现的比例、长度及线上升温值 ,了解上述因素对循经高
温线形成的影响。结果显示 :在各种处置后 ,以植物神经干 毁损后的循经高温线带出现率*高(7114 %) α,受体阻断次
中国针灸 2004 年 1 月第 24 卷第 1 期
之 ( 5719 %) , 末梢神经毁损和胆碱能受体阻断*低
(3313 %) 。该结果与正常生理状态下的艾灸后 5010 %的循
经高温线出现率比较说明 ,植物神经各单一环节在循经高温
线产生中的作用是有限的 ,循经高温线产生的机制较为复
杂[ 21 ] 。
218 神经温度图像方法的建立及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
针灸的作用是非常广泛的。在针灸的刺激下从外周到
**均可以引起一系列反应 ,进而导致机体对于失调的机能
进行自行调整。大脑皮层在针灸对机体的调整作用中占有
重要位置 ,这主要是皮层通过其感受作用和对下级**的下
行性整合作用来实现。自从脑电图( EEG) 问世以来 ,一些现
代神经图像技术相继产生 ,如脑血流量分布测量法( rCBF) 、
脑糖代谢量测量法 ( [ 14C ]22D G) 、X 线计算机断层术 ( X2
CT) 、正电子发射扫描图像术 ( PET) 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
层照相术( SPECT) 、核磁共振成像术( MRI) 及功能性核磁共
振成像术(fMRI) 、颅内超声成像技术等 ,这些图示或图像技
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增加了神经系统研究的手段 ,并提高
了神经研究的水平。然而 ,目前还没有一种脑的温度成像方
法。基于研究针灸对大脑皮层的升温作用 ,探讨红外热像方
法和温度指标用于脑功能研究的可能性 ,笔者创建了大脑皮
层红外热像显示法(cortical infrared t hermoimaging ,CIT) ,并
应用该方法进行了针灸的皮层温度效应研究。
(1) CIT 的创建:使用大脑皮层较发达动物家猫 ,建立皮
层暴露的慢性动物模型 ,用红外热像仪对皮层的表面温度分
布进行图像显示。应用上述方法观察到:大脑皮层热像图显
像清晰 ,皮层前半部温度较高 ,后半部较低。高温区依次为 :
左侧前外薛氏回下段 ( 36125 ±0176 ℃) 、右侧前外薛氏回
(36114 ±0197 ℃) ,左侧中外薛氏回上段 ( 36104 ±0198 ℃)
等。低温区依次为 : 左侧后上薛氏回 ( 33193 ±0165 ℃) ,右
侧后上薛氏回 ( 34101 ±0170 ℃) , 左侧中上薛氏回后段
(34111 ±0163 ℃) ,后总回及前总回等。本 CIT 方法的观察
显示 ,该动物模型稳定 ,对皮层温度的显示得到了较满意的
结果 ,并为我们研究脑功能活动和针灸的皮层效应提供了一
个新的研究手段[ 22 ,23 ] 。
(2) CIT 用于皮层针灸效应的观察 : 为研究皮层在针灸
刺激中的作用 ,应用 CIT 对家猫电针后的皮层温度变化进
行观察。结果 : ①针刺对皮层引起的主要作用是升温效应。
②针前皮层活跃区针后温度上升较多。③已知感觉皮层所
在的部位 ,如 S Ⅰ区所在的后乙状回十字沟前区 ,S Ⅱ区所在
的前外薛氏回 ,S Ⅲ区所在的前上薛氏回等 ,它们在针后往往
是*敏感的区域 ,温度反应较为活跃 ,这个结果似说明感觉
区对电针的刺激产生了感知及整合 ,导致神经元代谢加强。
④从不同穴位针刺组各区升温分析显示 ,针后各组有各自的
升温*佳区域。总之 ,CIT 用于皮层针刺温度效应具有一定
的实用价值[ 24 ,25 ] 。
(3) 大脑皮层温度与皮层血流量的关系及针灸对其影响
的观察:应用红外热像技术与激光多普勒技术 ,对家猫大脑
皮层的温度和微循环血流量进行了同体对照观察 ,用以研究
皮层表面高低温形成的机理。从得到的结果中可以看出 ,在
·41 ·
皮层高温点上平均温度为 34183 ±1108 ℃,微血管血流量为
31110 ±8518 PU ;皮层低温点温度为 32128 ±1119 ℃,微血 管血流量为 13410 ±4117 PU 。高低温点的温度和血流量差
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 ,说明皮层温度的高低与血流量有直接
的关系[ 26 ] 。
笔者曾在皮层高、低温区上进行微循环血流量的测量和
比较 ,并观察到皮层的温度与皮层微循环有紧密的联系。为
了直接观察电针后皮层微循环的变化 ,并分析比较皮层不同
温度区上微循环血流量变化情况 ,笔者应用 CIT 和激光多
普勒技术对家猫的大脑皮层高温点电针后的血流量进行了
观察和比较。结果显示: 在用 CIT 所选择的皮层高温点
(34183 ±1108 ℃) 上 ,电针前的微循环平均血流量为 26618
±8618 PU ,电针 5 min 为 42215 ±21214 PU ,停针 5 min 为 43118 ±23612 PU ,针前与电针 5 min 和停针 5 min 比较差异 均有显著性意义( P < 0101) 。说明电针后皮层高温点上出
现了十分显著的微循环改变 ,血流量增加了 60 %左右 ,提示
针灸后不仅皮层温度有所增加 ,而且皮层血液循环确有改
善[ 27 ] 。
3 结束语
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 ,是前人留给世界的宝贵遗
产。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 ,而针灸又是
通过经络穴位产生作用的。应用红外热像技术显示经络穴
位部位的温度分布 ,观察针灸前后机体的温度变化是分析针
灸作用的一个途径 ,也是寻找和研究经络存在的客观方法。
通过本文所介绍的实验研究 ,了解到了针灸作用某些方面的
机制和经络温度特性的一定规律及形成原理 ,达到了预期的
目的。
4 参考文献
1 张栋 ,高惠合 ,温宝珠. 正常人体颜面温度分布及红外图
像分析.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,1992 ;11 (2) :140
2 张栋 ,薛立功 ,魏正岫 ,等. 面部皮肤温度与面部血流量关
系的对照观察.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,1999 ;16 (1) :81
3 张栋 ,高惠合 ,温宝珠 ,等. 面瘫与面部温度对称性关系的
热像图研究.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,1996 ;4 (3) :171
4 张栋 ,彭悦 ,魏正岫 ,等. 针刺合谷穴对面瘫**作用的红
外热像观察. 中医杂志 ,1989 ;30 (5) :32
5 张栋 ,魏正岫 ,王凤玲 ,等. 红外热像图用于面瘫针刺**
方案的确定 ———附 60 例热像图选穴长期疗效观察. 中国 针灸 ,1992 ;12 (4) :33
6 Zhang Dong , Meng Jingbi , Gao Huihe , et al. Effects of t he heat2tonification met hod on t 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 he body observed by infra2red t hermography. J Tradit Chin Med , 1990 ; 10 (1) : 36
7 张栋 ,高惠合 ,魏正岫 ,等. 针刺留针时间长短与针刺升温 作用关系的热像图观察. 针刺研究 ,1991 ;16 (1) :73
8 张栋 ,魏正岫 ,付卫星 ,等. 艾灸井穴对目区温度影响的热
像图观察. 中医研究 ,1998 ;11 (1) :46
9 张栋 ,魏正岫 ,温宝珠. 针刺光明穴对目区皮肤升温效应
的观察. 上海针灸杂志 ,1997 ;16 (4) :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