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用红外热像仪观察
|
|
|
|
Chi nese A cupunct u re & Mox ibustion ,Sep . 2003 ,Vol. 23 No . 9 |
||
文章编号 :0255 2930 |
(2003) 09 0506 03 |
|
|
|||
|
临床研究 |
|||||
|
: R246 |
1 |
文献标识码 :A医用红外热像仪观察 |
|
||
中图分类号 |
2 1 |
|
|
2 2 |
|
|
|
|
|
针刺对多发性大动脉炎肢体温度影响
的红外热像观察
程 宇 导师:石学敏
(天津中医学院**附属医院 ,天津 300193)医用红外热像仪观察
[ 摘 要] 目的 :通过红外热像观察针刺对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肢体温度的影响 ,探索其作用机理。
方法 :采用针刺、西药、中药** ,其中针刺组取人迎、极泉、太渊心俞、膈俞、俞、肾俞、风池、完骨、
天柱针刺**;西药组用地巴唑静脉注射;中药组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。同时观察**前后 患者肢体温度的变化。结果:经**后针刺组患者肢体温度较**前有明显的改善( P < 0105) ,且
临床效果优于其他两组。
[ 主题词] 动脉炎/ 针灸疗法;皮肤温度/ 针灸效应;动脉炎/ 病理生理学医用红外热像仪观察
Observation on effects of acupuncture on temperature of l imbs in the patient of multiple aortarteritis
by infrared thermography
Cheng Y u , S hi X uem i n (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TCM College , Tianjin 300193 , China)
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 he effects of acupuncture on temperature of limbs in t he patient of multiple aortar
2 |
1 |
|
2 |
|
2 |
|
teritis by infrared t hermography. Methods The acupuncture group were treated by acupuncture at Renying ( ST 9) |
, Ji |
|||||
quan ( HT 1) , Taiyuan (L U 9) , Xinshu (BL 15) , Geshu (BL 17) , Pishu (BL 20) , Shenshu (BL 23) , Fengchi |
( GB |
|||||
20) , Wangu ( GB 12) , Tianzhu (BL 10) , t 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were treated by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dibazol , |
||||||
and t he Chinse herb group were treated by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|
Danshen injectio . Changes of limb temperature before |
|||||
and after treatment in t he patients were observed.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, t he limb temperature in t he acupuncture |
||||||
group improved significantly ( P < 0 |
|
05) and t he clinical t herapeutic effect is superior to t hose in ot her two groups. |
|
|||
KEY WORDS Arteritis/ acup mox t her ; Skin Temperature/ acup mox eff ; Arteritis/ phys |
1 |
1 |
||||
1 |
|
|
1 |
1 |
||
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的 |
平均 36 12 岁; 病程*短 |
4 月 , *长 2 年 , |
平均 11 |
|||
非特异性炎症 ,是临床上**较为困难的疑难病症 , |
月。西药组 23 例 ,其中男 1 例 ,女 22 例; 年龄*小 |
|||||
一些国内外同行甚至把它称为“血管癌”,目前尚无 |
28 岁 ,*大 61 岁 ,平均 37 |
03 岁;病程*短 6 月 ,* |
||||
较为理想的**方法。为了探索**该疑难病的有 |
长 1 年半 ,平均 10 月。中药组 30 例 ,其中男 3 例 , |
|||||
效针灸方法 ,发挥针刺在**该病中的整体调节优 |
女 27 例; 年龄*小 27 岁 , *大 62 岁 , 平均 36 02 |
|||||
势 ,本研究采用了导师石学敏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 |
岁;病程*短 4 月 ,*长 1 年 ,平均 9 月。3 组病人 |
|||||
验并结合前人记载总结出的**多发性大动脉炎的 |
在性别、年龄、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 ,差异无显著 |
|||||
针刺方法 ,同时采用红外热像仪观察**前后患者 |
性意义。 |
|
|
|||
的肢体温度变化 , 并与西药组、中药组进行临床对 |
1 |
2 诊断标准 |
|
|
||
照 ,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。 |
|
|
|
依据《实用内科学》中关于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 |
||
1 临床资料 |
|
|
断标准[ 1 ] ,凡有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表现者 , 应考 |
|||
1 1 一般资料 |
|
|
虑本病或作出诊断。(1) 上肢和/ 或下肢的单侧或双 |
|||
本组 87 例病人中 63 例为本院针灸科门诊及住 |
侧的肢体出现缺血症状 ,伴有患肢动脉搏动减弱或 |
|||||
院病人 ,24 例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的住 |
消失 ,血压降低者或不能测出血压者。(2) 脑部缺血 |
|||||
院及门诊病人。其中男 6 例 ,女 81 例;年龄*小 26 |
症状 ,伴有一侧或两侧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,以及 |
|||||
1 |
|
|
颈部的血管有杂音。(3) 上肢脉搏消失 ,并伴有视力 |
|||
岁 ,*大 62 岁 ,平均 36 72 岁。87 例病人均为 Ⅰ型 |
||||||
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。 |
|
|
减退或有眼底病变者。( 4) 顽固性高血压伴上腹部 |
|||
将上述 87 例患者随机分为 3 组:针刺组 34 例 , |
或肾区血管杂音。根据上述症状结合二维超声血管 |
|||||
其中男 2 例 ,女 32 例; 年龄*小 26 岁 ,*大 60 岁 , |
彩超、脑超声、红外热像检测等结果综合作出诊断。2 |
中国针灸 2003 年 9 月第 23 卷第 9 期
2 **方法 医用红外热像仪观察
211 针刺组
主穴:人迎、极泉、太渊。
配穴:心俞、膈俞、脾俞、肾俞、风池、完骨、天柱。 手法操作:人迎穴用雀啄手法直刺进针 1~115
寸 ,使针感沿肩、上臂直达指端并放散到手指 ,然后
使用捻转补法 3 分钟(该处所指捻转补法为小幅度、
高频率捻转 ,即幅度 < 90 度、频率 > 120 次/ 分 ,该手
法是依据导师石学敏教授关于捻转补泻手法量学的
概念而制定的) 。
极泉穴针刺进针 015~l 寸 ( 为了避开腋动脉 ,
根据中医“离穴不离经”的原则 ,在距原穴向下 1 寸
处取穴) ,施提插泻法 ,使针感放射到手指;太渊穴直 刺 013 寸 ,施捻转补法 3 分钟(手法同前) ; 心俞、膈 俞、脾俞、肾俞 4 穴均向脊柱方向斜刺 ,进针 1~115
寸 ,并施以捻转补法(手法同前) 1 分钟;风池、完骨、 天柱 3 穴均直刺进针 1~115 寸 ,并施捻转补法(手
法同前) l 分钟。上述各穴均采用 30 号 115 寸毫针 ,
针刺得气后留针 20 分钟 ,并于太渊及背俞穴加灸 ,
每日针灸 2 次 ,上午针刺主穴 ,下午针刺配穴 ,4 周
为一疗程。
212 西药组
将地巴唑 10 mg 加入 5 %葡萄糖 500 ml 或低分 子右旋糖酐 500 ml 中静脉滴注 ,每日 1 次 ,28 天为 一疗程。共进行 1 个疗程。
213 中药组
将复方丹参注射液 20 ml 加入 5 %葡萄糖 500
ml 或低分子右旋糖酐 500 ml 中静脉滴注 , 每日 1
次 ,28 天为一疗程。共进行 1 个疗程。
214 检测方法
采用瑞典产 A GA2782 红外热像仪进行红外热
像检测 ,观察**前后患者肢体温度变化。
观测方法:被测部位所发生的“热”经过红外扫
描器光机扫描 ,进入探测器并转化为电子视频信号 ,
进入黑白或彩色监视器形成被测部位的红外热像
图。由于红外探测器是被动接收测试部位发生的红 外线 ,所以称为被动式。其温度分辨率为 011 ℃,空
间分辨率为 1 毫弧度 ,自动记录速度为每秒 6125 幅
图像[ 2 ] ,因此可以实时记录温度场的动态变化。实
验室内温度为 25 ±1 ℃,相对湿度在 40 %~60 %之
间 ,室内无阳光直射 ,无强红外辐射存在 ,室内外环
境隔离。
观测步骤: 受试者暴露其被测试部位 ,静坐 30
分钟 ,然后在距红外热像仪摄像镜115 m 处取坐位 ,
摄像镜头对准测试部位摄取一张红外热像图。分别
·507 ·
于针刺前及针刺后各拍照一张热像图 , 采用 F2800
计算机对摄取的图像进行计算并分别记录患者患侧
肢体平均、*高、*低温度 ,应用方差分析等统计学
方法处理分析结果。
3 疗效观察
311 疗效评定标准
临床**: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, 动脉搏动尚有
力 ,患者患侧与健侧动脉压基本相等 ,周围血管彩超
及红外热像检测接近正常 ,**学检测渐趋正常 ,其
余各项指标也明显改善。显效: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,
可触及动脉搏动 ,周围血管彩超及红外热像检测有
明显改善 ,其余各项检测有改善。有效:临床症状减
轻 ,动脉搏动时隐时现 ,周围血管彩超及红外热像检
测略有改善 ,其余各项检测无明显改善。无效:临床
症状无改善 ,临床各项检测也均无改善者。
312 结果
针刺组**前后患者患侧肢体温度变化结果比
较见表 1 。
表 1 针刺组**前后患肢温度变化比较 |
|
— |
|
|||||||
( ℃, x ±s) |
||||||||||
时相 |
例数 |
平均温度 |
|
*高温度 |
|
*低温度 |
|
|||
|
|
|
|
|
|
|
|
|||
**前 |
34 |
29 3 ±2 4 |
|
30 8 ±2 8 |
|
28 4 ±2 1 |
|
|||
**后 |
34 |
1 |
1 |
3 |
1 |
1 |
3 |
1 |
1 |
3 |
3114 |
±310 |
3217 |
±311 |
3011 |
±216 |
注 :与**前比较 , 3 P < 0105
表 1 结果显示 ,经针刺**后患者患肢平均温
度、*高温度及*低温度较**前均有升高 ( P <
0105) ,其临床疗效明显。 西药组**前后患者患侧肢体温度变化结果比
较见表 2 。
表 2 西药组**前后患肢温度变化比较 |
( |
|
— |
±s) |
|||||||||||||||
℃, x |
|||||||||||||||||||
时相 |
例数 |
平均温度 |
*高温度 |
*低温度 |
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|
**前 |
23 |
29 |
1 |
2 |
±2 |
1 |
4 |
30 |
1 |
4 |
±2 |
1 |
8 |
28 |
2 |
±2 |
1 |
||
**后 |
23 |
30 |
1 |
±2 |
7 |
31 |
2 |
±3 |
0 |
28 |
1 |
9 |
±2 |
1 |
4 |
||||
1 |
1 |
1 |
1 |
1 |
1 |
表 2 结果显示 ,经西药组**后患者患肢平均
温度、*高温度及*低温度虽有升高 ,但较用药前差 异无显著性意义( P > 0105) 。
中药组**前后患者患侧肢体温度变化结果比
较见表 3 。
表 3 中药组**前后患肢温度变化比较 |
|
— |
|||||
( ℃, x ±s) |
|||||||
时相 |
例数 |
平均温度 |
*高温度 |
*低温度 |
|||
|
|
|
|
|
|||
**前 |
30 |
29 5 ±2 5 |
31 1 ±2 9 |
28 7 ±2 3 |
|||
**后 |
30 |
1 |
1 |
1 |
1 |
1 |
1 |
3113 |
±310 |
3212 |
±311 |
2915 |
±214 |
表 3 结果显示 ,经中药组**后患者患肢平均
温度、*高温度及*低温度虽有升高 ,但较**前比 较 ,差异无显著性意义( P > 0105) 。
3 组**前后肢体温度升高幅度比较见表 4 。
·508 ·
—
表 4 3 组病例**前后温度升高幅度比较 ( ℃, x ±s)
组别 |
例数 |
|
平均温度 |
|
|
|
|
*高温度 |
*低温度 |
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|
针刺组 |
34 |
|
2 |
1 |
|
3 |
1 |
9 |
|
|
|
3 |
1 |
9 |
±0 |
1 |
8 |
|
1 |
1 |
7 |
±0 |
1 |
7 |
|
|
||||||
|
1 |
1 ±0 |
1 |
|
|
|
1 |
1 |
1 |
|
|
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|
西药组 |
23 |
|
0 |
9 ±0 |
5 |
|
|
|
0 |
8 |
±0 |
5 |
|
0 |
1 |
7 |
±0 |
1 |
5 |
|
|
|||||||||||
|
1 |
1 |
|
|
|
1 |
1 |
|
1 |
1 |
|
|
||||||||||||||||||||
中药组 |
30 |
|
0 |
8 ±0 |
5 |
|
|
|
1 |
1 |
±0 |
6 |
|
0 |
8 |
±0 |
5 |
|
|
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|||
1 |
|
|
1 |
|
|
|
|
P < 0 |
1 |
05 , |
|
3 |
P < 0 |
1 |
01 ; |
|
|
|
|
|
|
|
|
|
|
, |
△P |
|||||
|
注:与西药组比较 ,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|
< 0 05 , |
P < 0 |
|
01 |
|
|
|
|
|
3 3 |
|
|
|
|
|
|
3 3与中药组比较 |
|
3 |
|
表 4 结果显示: 针刺组**后患者患肢平均温
度、*高温度及*低温度变化幅度明显高于西药组 **前后变化幅度( P < 0105 , P < 0101) ; 同时显示
针刺组**后患肢平均温度、*高温度及*低温度
变化幅度亦明显高于中药组**前后变化幅度( P
< 0105 , P < 0101) 。
3 组病例**后疗效比较见表 5 。
|
表 5 3 组病例**后疗效比较 |
|
|
|
|
例 |
||||
组别 |
例数 |
临床** |
显效 |
有效 |
无效 |
有效率( %) |
||||
针刺组 |
34 |
8 |
13 |
8 |
5 |
85 |
|
3 |
|
|
中药组 |
30 |
4 |
10 |
6 |
10 |
66 |
1 |
7 |
33 |
|
1 |
||||||||||
西药组 |
23 |
3 |
6 |
6 |
8 |
64 |
|
|||
|
12 |
注 :与针刺组比较 , 3 P < 0105
表 5 结果显示: 针刺组**后疗效高于西药组 及中药组( P < 0105) 。
4 典型病例
吴 ×,女 ,56 岁。2000 年 5 月 5 日初诊。主诉:
左上肢麻木无力伴桡动脉搏动微弱 6 年。查体: 面
色少华 ,颈外侧三角区未闻及血管杂音 ,心肺正常 ,
肝脾不大 ,血压左上肢 70/ 50 mmHg ,右上肢 90/ 50
mmHg , 左下肢 179/ 110 mmHg , 右下肢 170/ 110
mmHg ,左桡动脉搏动消失 ,四肢皮肤温度色泽无异
常 ,时有头晕 ,心悸 ,左上肢麻木无力 ,纳食好 ,夜寐
欠安 ,二便自调 ,舌质淡红 ,苔薄白 ,右脉沉弱。经血
管彩超检查 , 诊为多发性大动脉炎。治则: **养
血 ,疏经通痹。针人迎、极泉、太渊、心俞、膈俞、脾
俞。上穴每日针 2 次 ,** 1 个月 ,左侧桡动脉搏动
完全恢复 , 左上肢血压 90/ 50 mmHg , 自觉症状消
失。
5 讨论
上述研究结果表明 ,针刺组**后患者患肢平
均温度、*高温度及*低温度较**前均有升高( P
< 0105) 。西药组**后患者患肢平均温度、*高温
度及*低温度虽有升高 ,但较用药前差异无显著性 意义( P > 0105 ) 。中药组**后患者患肢平均温
度、*高温度及*低温度虽有升高 ,但较**前差异 无显著性意义( P > 0105) 。针刺组**后患者患肢
Chi nese A cupunct u re & Mox ibustion ,Sep . 2003 ,Vol. 23 No . 9
西药组及中药组**前后变化幅度( P < 0105 , P < 0101) 。从上述临床观察可以看出 ,针刺**多发性
大动脉炎临床疗效较中药及西药**疗效明显 ,尤
其是对肢体温度调节效果显著。
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四肢体表
温度的下降 ,因此笔者采用红外热像仪观察针刺治
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疗效。针刺可通过神经调
节直接作用于血管从而改善血管中的血流量、血流
速及患者患肢体表的温度。人体的体表温度是由血
液循环状态、交感神经兴奋程度和组织新陈代谢状 态决定的[ 2 ] ,针刺后引起的表面皮肤温度变化与针
刺影响上述 3 个环节状态的作用有关。根据生理学
资料 ,安静状态下 ,人体的热量借助血液循环由体内
传至体表。如果通过皮肤的血流量增加则体表温度
增高;反之 ,则体表温度降低。通过皮肤的血流量受
着皮肤血管口径的影响 ,血管管径的调节是血流量
调节的直接的先决条件 ,而血管管径的改变则受交
感神经控制。当交感神经紧张度降低 ,皮肤小动脉
舒张 ,动 —静脉吻合支开放 ,皮肤血流量因而大大增
加(据推算 ,全部皮肤血流量多可达到心输出量的
12 %) ,于是 ,较多的体热从机体深部被带到机体表
层 ,从而提高了皮肤温度。当交感神经紧张度增强 ,
皮肤血管收缩 ,管径变小 ,皮肤血流量降低 ,从机体 深部向表层的散热量减少 , 则可降低皮肤温度[ 3 ] 。
微循环理论表明 ,在针刺过程中 ,交感神经的紧张度
不同对于血流速度也有影响。现代重量学研究表
明 ,当机体处于温度适中的环境中(气温 18~25 ℃)
或机体的产生热量没有大幅度变化时 ,**主要通
过交感神经系统控制皮肤血管的舒缩运动 ,精细地
调节着皮肤表层的血流量以调节皮肤温度。
针刺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交感神经的紧张度来控
制血管的收缩与舒张状态 ,进而控制血管管径的大
小、血流量的充盈程度、血流速度 ,从而导致患者体
表温度的改善。本针刺法针刺后可使交感神经紧张
度降低、管径增大、血流量增加、血流速度加快 ,从而
使患者患肢体表温度升高。医用红外热像仪观察
6 参考文献
1 戴自英. 实用内科学 , 第 8 版. 北京: 人民卫生出版社 , 1992 :1243~1245
2 张栋 ,彭悦 ,魏正岫 ,等. 针刺合谷穴对面瘫**作用的红 外热像观察. 中医杂志 ,1989 ;30 (5) :37
3 郑祖艳 ,吴明娟. 气至病所****对心包经穴温的观
察. 针灸临床杂志 ,1993 ;9 (2 ,3) :41 (收稿日期 :2002212205 ,齐淑兰发稿)
平均温度、*高温度及*低温度变化幅度明显高于 医用红外热像仪观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