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实现功能检测提早10个月发现血管问题
与目前无创检查多普勒血管加压超声检测相比,IRTI检测具有更为突出的特点:检测方便(如同照相)、检查时间短(数分钟)、检查费用低廉、重复性好、患者可直观目测等,被誉为“绿色”检测。
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是利用物理技术的一种新型功能成像检测手段,主要通过遥感技术,截取人体表面不同温度场的信息变化,以间接了解血流状态,进而根据人体温度的状态与变化,诊断**进展情况和评价人体功能状态(图1)。
尽管目前的结构影像检测(磁共振成像、CT、X线以及多普勒超声检测),可透视到机体内部,并以多角度的视角,提供机体结构异常的病变信息,但其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机体组织的功能变化。
需要明确,**发生时,人体的功能变化早于结构改变。功能改变到结构改变即是**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。由于功能变化也是生理动态变化的过程,无论人体多复杂,机体不同部位、不同组织辐射出的热能是不同的,并通过热传导到机体表面,其热分布是机体许多简单概数分布的叠加,故身体机能的动态观测比静态观察更具先兆性。
前期研究结果提示,与血管造影及超声检查相比,红外热成像检测甚至可提早10个月发现血管问题。
目前,红外热成像技术已在肿瘤、炎症、疼痛、神经障碍、代谢异常及中医学等方面展开相关研究和应用。
目前,欧美国家主要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乳腺癌等**的诊断和筛查。除美国食品和**监督管理局认证和欧盟认证的红外乳腺筛检标准外,国际上对医用红外热像仪的临床应用并未做到标准化、专业化及专科化。迄今为止,该技术的临床诊断或筛评体系也尚无统一标准,极大影响了该技术在医学临床应用方面的推广与普及。
二、我国首报告非接触红外热成像筛检效果
国际上多个国家曾利用IRTI对外周血管**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,但多集中于其对外周动脉血管**的筛检;继1972年《柳叶刀》**报道,相继几篇文章也陆续报道,肯定早期接触式液晶红外扫描成像图(LCT/LCCT)可筛检DVT,但是,关于IRTI和DVT的关系,各方却不曾给出答案。2007年,我国首开两者研究,并发文肯定IRTI对DVT的筛检效果。
国外研究指出,肢体血流量与表面温度密切相关。下肢温度主要取决于外周血流量,肢体皮温异常则提示该区域血流异常。
IRTI可作为一种非侵袭技术,检测皮肤表面温度,直观、动态地间接观测血流状态,进而研究机体的血流变化规律。但是,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IRTI对外周动脉血管**的检测。
根据红外热成像的发展,其可分为两类:早期的LCT/LCCT和近期的IRTI。
1972年,《柳叶刀》**报道LCT/LCCT检测DVT的临床应用,相继几篇文章也陆续报道,确定其敏感度为55%~97%,特异度为62%~85%,阴性预检率为94%~96.5%,阳性预检率为67.7%,与超声检测的吻合度达90%。
这些文章一致认为,热成像图是一种适宜、价廉、简单、非侵袭的筛检DVT的有效方法,可以用于临床不明栓塞和可疑DVT患者的早期筛检,但这些报道都是关于接触式LCT/LCCT,对非接触式IRTI应用于DVT的报道几乎没有。
2006年,我国禽流感突发,由此,广州呼吸**研究所钟南山院士和北京航空医学研究所俞梦孙院士牵头,共同开发了“人体上呼吸道热态快速自动测评系统”。在该系统中,IRTI对血管及其相关**高度敏感,基于该结果,2007年,我国开始对IRTI筛检DVT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,开发了“DVT—IRTI检测系统”。
现已初步完成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,并在国际上**报道非接触IRTI对DVT的筛检,确认其对DVT定位相对准确、高度敏感和相对特异,可用于DVT的早期诊断(2012年);对确诊DVT患者,检测栓塞部位与血管加压超声或血管造影的吻合率高达96.87%(2015年)。
三、提早揪出“藏起来”的栓子
DVT临床经过隐匿,缺乏特异性,临床诊断较难,IRTI可实现DVT的早期筛检,简单有效,如若实现在基层单位的大范围普查,DVT的早期发现、预警、监测及**皆可获益。
IRTI作为一种生理学功能检测手段,反映的正是机体组织的功能状态。因此,IRTI在**早期,就能探知机体内部的微细变化,可用于DVT的早期发现(图2)。
临床上90%的肺栓塞栓子来源于DVT。由于DVT的临床经过往往较隐匿,缺乏特异性,约80%的DVT患者,尤其是发病于远端者,常无临床症状,所以其临床诊断往往较难。
如果IRTI这种早期功能性检测技术,可用于基层单位,对DVT实施大范围健康普查,则有助于重点患者的筛检,大幅缩窄复查范围。如此一来,不仅可节约检测成本,也更便于DVT的早期发现、预警、监测、管理及**。
邓方阁副教授
2002年SARS暴发,由于红外技术具有非接触、快速、准确的**优势,被广泛用于机场、口岸等诸多公共场所,排查与筛检高疑患者。事实上,红外技术应用于医学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。目前,非接触红外热成像(IRTI)技术,通过清晰记录人体瞬间向外辐射的热能信息,已从1871年的体温计接触测温发展到现代的非接触遥感接收、实时动态监测人体局部面积温度。临床将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用于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(DVT)筛检,就是从物理到医学应用的转化医学的探索。(来源医师报)